糖心vlog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
发布:2024-10-20 10:07:22 浏览: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天风证券 杨松 曹文清)

1.1. 多领域布局,坚持“创新+国际化”发展战略

以正大天晴为核心,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及附属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创新研究和研发驱动型医药集团,业务覆盖医药研发平台、智能化生产和强大销售体系全产业链,在肿瘤、肝病、呼吸系统、外科/镇痛四大治疗领域处于优势地位,是中国第一大处方药企业。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1)

中国生物制药旗下企业分布于北京、上海、南京、连云港、青岛等地,拥有多个药品生产基地。其核心企业正大天晴药业集团多年位列中国医药工业企业百强榜,前身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制药厂于 1969 年成立,1994 年更名为江苏天晴制药总厂,1997 年与正大集团合资成立连云港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2001 年更名为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0 年中国生物制药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并于 2003 年在香港主板上市。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2)

核心产品种类丰富,四大板块携手并进。公司产品种类丰富,重点布局肿瘤、肝病呼吸系统、外科/镇痛四大板块。凭借出色的研发能力及强大的销售渠道,各板块表现突出,实力强劲。其中肝病是公司传统强势领域,国内市场份额长期居首。

2022 年公司呼吸领域、外科/镇痛领域市场分别排名第二、第三糖心vlog在线观看。近年来公司积极布局肿瘤领域,安罗替尼及派安普利单抗创新药的上市表明公司在肿瘤板块实力不断提升,整体市占率从 2018 年的 12 名升至 2022 年的第 5 名。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3)

年轻管理层朝气蓬勃,顶级研发团队实力强劲。

管理层方面,公司董事会主席谢其润、CEO谢承润为公司创世主席谢炳之子女;国内研发团队方面,张喜全长期担任正大天晴药业研究负责人,领导了公司安罗替尼及恩替卡韦的研发工作,在创新药及仿制药领域均有丰富经验;海外团队中 George Orphanides 曾任阿斯利康肺癌及胃肠道癌研发负责人,是现任invoX 首席科学官;Helen McCarthy 曾任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纳米医学教授,现任 invoX CEO,中生制药海外子公司 pHion Therapeutics 的创始人,负责 mRNA 领域的研究与开发。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4)

股权结构集中,下属公司协同发展。

谢氏家族构成一致行动人关系,截至 2022 年底,公司创始人谢炳通过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 8.70% 的股份。

公司下属公司规模庞大,主要有正大天晴、南京正大天晴、北京泰德制药等。此外,公司积极布局海外业务,于 2021 年成立海外平台公司invoX,并从2021年起完成了对Softhale NV、pHion Therapeutics及F-STAR等海外优秀标的并购工作,积极探索海外市场。tangxin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5)

1.2. 逐渐走出集采影响,创新转型进入收获期

创新药业务推动业绩高增长,联营公司带来利润波动。2018 年创新药安罗替尼成功上市标志公司开始向创新药转型,公司 2018 年营收同比上升 44.52%。

公司 2022 营收达 287.80亿元,同比增长 7.14%,2018-2022 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 7.60%;公司对北京科兴中维的股权投资导致 2021 年净利润高达 146.1 亿元,同比增长 427.2%,其中股权投资为公司带来 136.3 亿元的盈利。2022 年调整后归母净利润达 25.40 亿元,去除联营影响后同比上升16.40%,业绩增长较平稳。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6)

肿瘤板块占比持续扩大,肝病业务集采层面出清。

在肿瘤领域,公司一类新药安罗替尼和派安普利单抗分别于 2018 年 5 月、2021 年 8 月获批。安罗替尼、派安普利单抗等肿瘤创新药放量带动整体肿瘤板块营收快速提升,2022 年营收占比达 31.90%;同时公司外科/镇痛业务、呼吸业务占比持续提升,从 2018 年的 7.5%和 4.0%分别升至 17.00%和 10.20%。

肝病领域是集团传统强势领域,随着恩替卡韦等肝病核心产品逐渐走出集采影响,公司肝病领域收入预期企稳,近 2 年占比维持在 13%左右。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7)

仿制药价格体系企稳,重点布局创新药及海外业务发展。

公司推介材料给出了 2022-2030年仿制药-创新药及海外业务的预期。仿制药方面,随着公司走出集采影响,公司仿制药体系逐渐恢复稳定,公司预计在集采格局下维持每年 5.50%左右的年复合增长;创新药方面,公司持续加大自研与引进力度,公司预计维持 2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于 2027 年超过仿制药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随着 invoX、pHion Therapeutics、F-star 等海外子公司成果转化,公司预计 2024 年开始为公司提供收入,2030 年占整个公司营收的 15%以上,有望成为公司营收增长的另一大增长动力。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8)

费用率保持稳定,研发占比持续提升。

公司销售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及管理费用率各项控制良好。虽然导入新产品通常意味着更高的销售费用,但基于公司大规模的产品矩阵和优秀的销售渠道资源,公司销售费用率长期维持在 40%左右,2022 年降至 35.99%,体现了公司成熟、完备的销售体系;2018 年起公司加大在创新药方面的投入,研发费用率持续上升,从 2018 年的 10.01%上升至 2022 年的 14.78%;同期管理费用相应的从 10.48%降至 7.66%。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9)

稳步推进创新药转型,研发投入持续提升。

自创新转型战略开展以来,公司研发投入持续上升,2022 年研发投入共计 44.54 亿元,占比达 15.5%。其中创新药及生物药研发投入占比超 74%,投入金额同比增加 19%。

肿瘤领域研发投入占比约 75%,投入金额同比增长 15%,已经在北京、南京、连云港、青岛、上海设有多个研究中心,研发中心总建筑面积超过 15万平米;资深研发人员总数从 2013 年的 500 人快速增长到 2700 余人。

其中生物研发团队硕士以上比例超 91%,累计获得发明专利授权超 1400 个。截至 2022 年底,中国生物制药集团累计在研产品 103 件,其中抗肿瘤用药 53 件、呼吸系统用药 26 件、肝病用药 12 件、外科/镇痛 12 件、涉及Ⅰ类创新产品 58 个。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10)

2.1. 安罗替尼:适应症+渗透率双升,创新药板块核心产品潜力十足

2.1.1. 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上市,销售额持续大幅增长

发病率/病死率均排名前列,非小细胞肺癌药物市场需求迫切。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近 20 年来,我国肺癌五年生存率仅有 19.7%。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11)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最为常见的组织学类型,约占总数的 80-85%。根据 Frost & Sullivan 预测数据,2022 年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新发患者人数达到 83.4 万人,预计 2023年以后将以每年 2.8%的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

从药物市场容量上看,预计 2023 年中国NSCLC 治疗药物市场规模达 742.2 亿元。随着非小细胞肺癌发病患者数量的增长、靶向治疗药物的普及,非小细胞肺癌药物市场规模未来仍保持一定的增长 。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12)

TKI 抑制剂具有广谱抗肿瘤效果,安罗替尼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上市。

安罗替尼(Anotinib)由中国生物制药自主研发,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口服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主要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2/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1-4、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 α/β、c-Kit 等多个靶点起到抗血管生成及广谱抗肿瘤的作用。

2018 年 5 月安罗替尼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上市批准,上市适应症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标志中国生物制药全面走向创新驱动。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13)

与其他多靶点抗血管小分子药物相比,安罗替尼治疗晚期 NSCLC 临床数据具有显著优势。

VEGFR 属于酪氨酸激酶(tyrosine kinase, TK)依赖性受体,TKI 通过细胞膜进行扩散,竞争细胞内受体酪氨酸激酶结构域 ATP 结合位点,抑制相应受体的激活,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常见的 VEGFR-TKI 包括阿帕替尼、安罗替尼、呋喹替尼、索拉非尼等。

从临床数据来看,在治疗晚期非鳞 NSCLC 上,安罗替尼在有效性和安全性上存在优势,其 mPFS 达 5.37 个月,OS 达 9.63 个月。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14)

已经历 3 轮降价,未来价格预期企稳。

2018 年安罗替尼上市后同年进入医保目录,12mg/粒、10mg/粒、8mg/粒三个剂型分别以 487 元/粒、423.6 元/粒及 357 元/粒的价格进入国家医保乙类目录(降幅在 45%左右)。

2021 年安罗替尼成功续约,平均价格进一步降低 37%,并且增加小细胞肺癌、软组织肉瘤适应症。2022 年安罗替尼经历第三轮降价,平均降幅在5%以内,降幅温和。

经过医保准入及医保续约三轮降价后,我们预计未来安罗替尼价格进一步出现较大降幅的可能较低,未来价格有望保持稳定。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15)

通过医保快速放量,安罗替尼销售持续增长。

米内网数据显示,安罗替尼自 2018 年 5 月上市后,7 个月时间内销售额达 6.6 亿元,进入医保后快速放量;2019 年安罗替尼销售额25.4 亿元(yoy+188%)。公司预计 2018-2022 年安罗替尼年复合增长率超 40%。随着安罗替尼适应症持续拓展、联用治疗方案稳步上市,我们预计未来安罗替尼有望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2.1.2. 适应症持续拓展,药物联用潜力大

5 项适应症已经获批,患者显著获益。自 2018 年三线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获批后,安罗替尼目前已经拥有二线软组织肉瘤、三线小细胞肺癌、一线甲状腺髓样癌、碘治疗抵抗分化型甲状腺癌等 5 个适应症获批。

晚期/转移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中,ALTER0303 试验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安罗替尼 mOS、mPFS 数据显著改善(P = 0.002;mPFS:5.4 个月 vs 1.4个月,P < 0.0001);晚期软组织肉瘤适应症中,ALTER0203 试验显示其 mPFS 达到 6.2 个月;接受放疗亚组、脑转移患者的二线治疗失败的小细胞肺癌(SCLC)的Ⅱ期临床试验ALTER-1202 数据显示, 安罗替尼 mPFS 达 4.1 个月,比安慰剂组(0.7 个月)延长了 3.4个月;ALTER-010131 局部晚期/转移性甲状腺髓样癌临床实验中,安罗替尼 mPFS 较安慰剂组显著延长(20.7 个月 vs 11.1 个月,P=0.029),ORR 达 48.4%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16)

联用 TQB2450 已进入 NDA 阶段潜力十足,未来 2 年内多种适应症有望获批。

安罗替尼联合 TQB2450 (抗 PD-L1)用于治疗一线小细胞肺癌的 III 期临床试验已完成期中分析,达到预设终点,并已向 CDE 递交上市申请。

另外,安罗替尼还有 11 个新适应症的临床研究已经进入 III 期,包含安罗替尼与派安普利单抗联用、安罗替尼与 TQB2450(抗 PD-L1)联用,安罗替尼与化疗联用等多种治疗方案,预计将在未来一到两年内逐步递交上市申请。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17)

2.2. 派安普利单抗:差异化优势明显,进入快速放量期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临床表现多样,通常以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为特征,亦可侵犯息咽部、胃肠道、骨骼和皮肤等结外器官引起相应器官的受损,常伴有发热、盗汗等全身症状。

淋巴瘤主要分为非霍奇金淋巴(NHL)和霍奇金淋巴(HL)两类。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约占 90%左右,具有病理类型多,异质性强等特点。

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随着新型药物的出现,自 2018 年起中国霍奇金淋巴瘤治疗药物市场规模将以 5.56%的复合增长速度持续增长至 2025 年。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18)

PD-1 治疗效果出众,霍奇金淋巴瘤赛道拥挤。

由于患者的免疫系统对霍奇金淋巴瘤的反应相对较弱,PD-1 药物可以通过抑制 PD-1 信号通路来激活 T 细胞,增强患者的免疫反应,从而对霍奇金淋巴瘤产生治疗效果。

自从首个选择经典霍奇金淋巴瘤作为上市适应症的国产 pd-1 药物信迪利单抗上市以来,卡瑞利珠单抗、替雷利珠单抗等众多国产 PD-1 同样选择霍奇金淋巴瘤作为上市首选适应症。

截至 2023 年 3 月,已上市的 8 款国产 PD-1 单抗中有 5 款拥有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适应症。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19)

差异化设计带来显著竞争优势,派安普利单抗疗效与安全性表现出色。

新型 PD-1 单克隆抗体药物——派安普利单抗由中国生物制药与康方生物共同开发。2021 年 8 月 5 日,派安普利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其上市适应症为:用于治疗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r/r cHL)成人患者。

派安普利单抗是目前唯一采用免疫球蛋白 G1(IgG1)亚型并进行 Fc 段改造的新型 PD-1 单克隆抗体。这种改造后的新型 PD-1单抗一方面减少了效应 T 细胞的损耗,能够维持更强的 T 细胞抗肿瘤活性,另一方面能通过减少 IL-8 的释放增强免疫治疗疗效。此外,IL-6 的释放减少导致免疫治疗反应减少,促进产品安全性进一步提升。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20)

IgG1 结构消除 Fc 介导作用,完全除去 ADCC 效应。

IgG 是血清和体液中含量最高的抗体,Fc 段是 IgG 与效应分子或者细胞相互作用的部位,决定了单抗的免疫效应和在人体内的半衰期。

Fc 受体结合活性和 ADCC 一般会抑制 PD-1 抗体治疗的抗肿瘤疗效。派安普利单抗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重链 Fc 段进行氨基酸突变,从而形成 Fc 效应沉默,消除与 Fc 受体结合的能力,更彻底地去除 ADCC 作用。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21)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22)

解离速度慢+受体占位好,派安普利单抗生物特性出色。

抗体与抗原结合的紧密程度以及抗体保持与抗原结合的时间长度决定了其在体内作用效果。抗体的结合亲和力由结合速率(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速率)及解离速率(抗体释放抗原的速率)决定。

特殊的设计导致了派安普利单抗优秀的结合速率和解离速率,造就了其出色的抗体结合亲和力;受体占位是对 T 淋巴细胞表面上受阻断的 PD-1 比例的衡量指标,可采用标准流式细胞术方法计量。较长时间的较高受体占位比例可能会提高临床疗效。澳洲临床剂量递增试验中,派安普利单抗在治疗周期中表现出 80-100%的受体占位,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特性。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23)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24)

差异化设计带来疗效及安全性优势,临床数据展现同类最优潜力。与竞品相比,派安普利单抗各个适应症中均展示出较好的数据。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25)

上市 4 个月实现超 2 亿元收入,派安普利单抗快速放量。

派安普利单抗于 2021 年 8 月获批上市并开始销售,至年末业绩快速增长: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派安普利单抗在 4个月的时间内实现销售收入 2.12 亿元。2022 年派安普利单抗持续放量,实现收入 5.58 亿元,同比上升 164%。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26)

临床研发稳步推进,适应症持续拓展。

安尼可(派安普利单抗)在 2021 年获 NMPA 批准上市,用于治疗三线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目前一线鳞化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于 2023 年 1月获批上市,二╱三线鼻咽癌正在上市审评过程当中,有望于年内获批。

一线肝细胞癌联合化疗临床研究正处于 III 期,有望在未来一到两年内逐步递交上市申请。

此外,派安普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用于治疗错配修复缺陷、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头颈部癌、甲状腺癌、间皮/胸腺瘤及食管鳞癌、泌尿上皮癌、胃癌/胃食管腺癌、胆管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适应症处于 IB/II 期,预计在今后陆续实现上市销售。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27)

2.3.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打破甘草酸治疗垄断,长期独占国内市场

诊断率+治疗率提升促进乙肝患者数量上升,创新型乙肝治疗药物带动市场容量扩张。

Frost&Sullivan 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乙肝患者的总人数达到 1590 万人,诊断率及治疗率分别为 22.0%及 24.6%,许多感染乙肝的患者仍未确诊及未经治疗。

未来,我国乙肝诊断率及治疗率将会随着对有效疗法的认识及可用性的提高而提高。

Frost&Sullvian 数据显示,由于富马酸泰诺福韦酯及恩替卡韦等药物价格下降,中国乙肝药物市场的规模由 2016 年的20 亿美元略减至 2019 年的 16 亿美元,造成市场规模缩减。随着更多创新型乙肝药物进入中国市场,叠加中国乙肝诊断率和治疗率提高,预期市场将从 2019 年的 16 亿美元大幅增长至 2025 年的 23 亿美元。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28)

国内独家品种,天晴甘美销量持续增长。天晴甘美适用于慢性病毒性肝炎和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改善肝功能异常。2005 年,天晴甘美以 1 类新药的方式获批上市,是全球第一个 99% 以上纯反式异构体甘草酸盐。天晴甘美上市至今已超过 18 年,但依然是国内的独家产品,持续为中国生物制药贡献稳定的收入。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29)

营销团队持续发力,天晴甘美销量稳中有进。

中国生物制药通过持续学术推广,对天晴甘美在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急性药物性肝损伤、肝功能异常等获批适应症的疗效与安全性优势进行宣传,通过各层级的学术会议加强了医生覆盖和专家认可,积极发掘新患者拓展新市场,使得天晴甘美销量持续维持稳健增长。

米内网数据显示,2022 年天晴甘美中国公立医院销售额达到 26.78 亿元,同比增长 34.59%。由于市场尚无同类品种、且正大天晴在肝病领域拥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及知名度,我们预计未来天晴甘美销量仍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30)

2.4. 四大板块协同发展,创新药管线保障长期发展

创新药在研项目横向竞争力强,长期研发管线梯队建设成型。公司目前创新药研发管线主要分为肿瘤、外科/镇痛、肝病及呼吸系统四大板块。

截至 2023 年 6 月,研发管线中共有57 款产品,其中肿瘤创新药管线中共有 37 款在研产品,产品数量最多且有多款产品上市在即;外科/镇痛创新药管线共有 2 款产品,均处于临床Ⅲ期阶段;肝病板块是子公司正大天晴传统强势领域,公司通过商业化 BD 及自主研发的方式完善肝病创新药管线的梯队建设,管线内共有 8 款产品;呼吸系统创新药管线中共有 10 款产品,其中 Esitrelvir、TQC3721等 5 款产品销售峰值有望达到 5 亿元,潜力十足。未来三年(2023-2025)内有望推出超过 10 款创新药产品。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31)

热门靶点覆盖面广阔,肿瘤管线栉次邻比。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32)

2023 年 5 月,公司与亿一生物合作的长效升白药 F-627 成功上市;达到 NDA 阶段的产品共 3 款:PD-1 抑制剂 TQB2450、酪氨酸激酶、ALK/c-Met 特异性小分子抑制剂 TQ-B3101、ALK/c-Met 选择性抑制剂 TQ-B3139;处于临床Ⅲ期、临床Ⅱ期和临床Ⅰ期的产品分别有 4 款,7 款及 23 款。

从公司预计销售峰值角度看,TQ-B3101、TQ-B3139、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等 9 款药物销售峰值有望突破 5 亿元。预计深度广度兼具的肿瘤创新药板块有望为中国生物制药长期业绩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33)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34)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35)

首款非抗生素类抗菌药物优势明显,全新设计带来较大市场潜力。

外科/镇痛领域创新药研发管线目前共有 2 款产品处于临床Ⅲ期阶段。2023 年 1 月 3 日,中国生物制药与普莱医药签订了治疗继发性创面感染的抗菌肽产品 PL-5 在中国的独家商业合作协议。

PL-5 作为全新设计的首款非抗生素类抗菌药物,抗菌谱广,同时覆盖 G+、G-菌、耐药菌,对局部开放性创面感染有很好的疗效,尤其对耐药菌株有很好的杀伤能力,又不产生新的耐药菌,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和较广的应用前景。糖心vlog入口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36)

传统优势领域再出发,肝病创新药管线潜力十足。

中国生物制药子公司正大天晴深耕肝病领域,具有深厚的研发实力和丰富的研发经验。随着公司创新型转向,公司肝病领域逐渐从仿制药为主转为创新药为主,其中泛 PPAR 激动剂 Lanifibranor 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以 license-in 的方式自 Inventiva 引进,目前已经处于上市申请阶段;TQ-A3334、TQA3526、TQA3810 三个品种已经进入Ⅱ期临床。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37)

品种丰富+梯队合理,TDI01 有望成为重磅药物。

呼吸系统创新药研发管线方面,截止 2023年 6 月,公司共有 10 个创新候选药物处于临床申请及以上开发阶段,其中包括 1 个引进产品处于 NDA 阶段,9 个自研产品处于临床阶段,其中自盐野义引进的新冠特效药Ensitrelvir 已经进入 NDA 阶段。

自研产品方面,TDI01 是 ROCK2 高选择抑制剂,目标适应症包括尘肺病、肺纤维化和移植物抗宿主病。

其中尘肺适应症开发进度较快。全球范围内尘肺病暂无获批药物,TDI01 有望填补这一空白并成为广大尘肺病患者的福音,有成为重磅药物的潜力,公司将大力推进其临床开发。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38)

3.1. 集采降价幅度逐渐收窄,集采压力趋于缓和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39)

自 2018 年 12 月中国生物制药子公司正大天晴的核心产品恩替卡韦分散片纳入“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名单中,前七批集采共有 38 款产品纳入集采范围内,对公司整个仿制药业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022 年第七批集采中,中国生物制药 11 个竞标品种中标 9 款产品,平均降价幅度收窄,集采压力趋于缓和。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40)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41)

多样化策略应对集采影响,天晴速畅未来销量企稳。

布地奈德混悬液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替代或减少口服类固醇治疗。2022 年天晴速畅(布地奈德)混悬液纳入第五批集采范围内,中国生物制药及时采取了一系列主动管理措施,包括管道下沉,拓展市场覆盖等策略,针对集采外市场进行二次开发,积极应对集采影响。

2022 上半年实际达成收入超出公司年初预期,全年销售额达 3.41 亿元,市占率从 2021 年的 16.53%升至 2022 年的19.09%,显示出公司主动管理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未来布地奈德混悬液产品在今年集采影响后有望逐渐企稳回升。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42)

2020 年市场规模快速下降,中生制药市占率维持稳定。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通过阻滞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最后一个环节的特异性作用使血压下降;氢氯噻嗪通过减少体内钠盐的容量负荷使血压下降,两者联合具有协同降压作用。

作为公司心脑血管领域主要产品,2020 年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纳入“4+7 扩面”范围内,价格降低 73.99%。米内网数据显示,中国厄贝沙坦氢氧噻嗪片市场规模从 2020年的 5.44 亿元降至 2022 年的 4.86 亿元,此间中国生物制药市场份额维持稳定在 30%以上。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43)

3.2. 第八批集采落下帷幕,5 亿以上仿制药品种均已纳入集采范围

总体竞争程度略好于以往,中生制药 5 款产品纳入集采。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于3 月 29 日在海南陵水开标。

第八批集采最终公示的品种减少至 40 个(第七批集采为 61个)。

从集采周期来看,本次各品种各地采购周期统一自中选结果执行之日起至 2025 年12 月 31 日,较以往根据入选品种数量决定集采持续时间的情况有所改变。

从品种来看,中国生物制药阿加曲班注射液、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骨化三醇软胶囊以及注射用比阿培南 5 个大品种。目前中国生物制药年收入人民币 5 亿以上的仿制药产品均已纳入集采范围,总体影响可控。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44)

骨化三醇市场规模过十亿,中生制药市占率国内第一。

骨化三醇是维生素 D3 的重要活性代谢产物之一,在调节人体钙平衡方面具有关键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维生素 D 依赖性佝偻病等。骨化三醇胶丸(盖三淳)为中生制药外科/镇痛领域主要产品。

米内网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骨化三醇软胶囊市场规模达 16.59亿元,中国生物制药在市场份额稳居榜首,市占率达 56.50%,销售额达 9.38 亿元。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45)

3.3. 仿制药管线仍有较大潜力,有望夯实长期发展基础

肿瘤仿制药覆盖范围广泛,多款生物类似药上市在即。

截至 2023 年 1 月,公司共有 20 个肿瘤领域的生物类似药或仿制药候选药物处在临床申请及以上开发阶段,包括 9 个产品处于上市申请阶段,2 个产品处在关键临床阶段,1 个产品处在临床 I 期,6 个产品处在生物相等性 BE 实验中。

公司预计贝伐珠单抗、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帕托珠单抗等生物类似药,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重组人凝血因子 VIII 等仿制药单品销售峰值有望超过 5亿,为公司肿瘤仿制药板块收入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过审节奏上,公司预计肿瘤领域2023-2025 年将有 11 个生物类似药或仿制药获批上市。2023 年 3 月,公司贝伐珠单抗、哌柏西利胶囊上市,肿瘤仿制药管线节奏稳步推进。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46)

呼吸管线品种丰富,上市节奏稳步推进。

截至 2023 年 1 月,公司共有 18 个呼吸系统领域的生物类似药或仿制药候选药物处在临床申请及以上开发阶段,包括 6 个产品处于上市申请阶段,2 个产品处于关键临床,1 个产品处于临床 I 期,7 个产品处于 BE 实验中。

2023年 3 月,磷酸特地唑胺片及注射用磷酸特地唑胺上市。公司预计未来 3 年内(2023-2025年)呼吸系统领域将有 8 个生物类似药或仿制药获批上市。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47)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48)

肝病仿制药管线数量减少,传统强势领域持续瘦身强体。

肝病仿制药板块是中国生物制药传统强势领域,子公司正大天晴被誉为“首仿之王”。随着集采进程持续,公司对肝病仿制药管线持续精简。

截至 2023 年 1 月,公司有 4 款肝病领域仿制药候选药物处在临床申请及以上开发阶段,包括 3 个产品处于上市申请阶段,1 个产品处于临床 III 期。公司预计肝病领域未来三年(2023-2025 年)将有 4 个生物类似药或仿制药获批上市。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49)

外科/镇痛仿制药管线卓尔不群,利马前列素片有望成为下一款重磅产品。

截至 2023 年 1月,公司有 9 款外科/镇痛领域仿制药候选药物处在临床申请及以上开发阶段,包括 3 个产品处于上市申请阶段,5 个产品处于关键临床阶段,另有 1 个产品处于 BE 试验阶段。

2023年 2 月,中生制药旗下北京泰德“用于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利马前列素片获批上市。作为中老年常见的骨科疾病,腰椎管狭窄症在 40 至 79 岁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 5.7%,按此比例计算,中国中老年患者人数近 3200 万。

腰椎管狭窄症药物市场潜力较大且技术壁垒高,利马前列素片作为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药物,有望继盐酸安罗替尼胶囊、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后,成为中生制药又一款重磅产品。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50)

4.1. 海内外产品合作硕果累累,丰富成果转化在即

国内外 BD 产品覆盖面广阔,产品合作成果持续转化。

公司积极通过合作、并购等方式丰富自身产品管线,目标销售峰值在 10 亿以上(重点集中于 30 亿以上)、净利润率在 20%以上的 FIC/BIC 创新药产品。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51)

2021 年公司与康方生物合作开发的差异化 PD-1 产品派安普利单抗商业化进展顺利,2022 年全年销售额达 5.58 亿元,同比增长 164%。

2021 年 8月引入亿一生物的长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F-627 的中国商业化权益;2022年 5 月引入 Symphogen A/S 的 LAG3 产品;2022 年 9 月引进 Inventiva 公司泛 PPAR激动剂 lanifibranor;2023 年 1 月引入普莱医药的新型非抗生素类抗菌药物 PL-5。通过商业化合作,中国生物制药持续丰富自己的产品矩阵,补充完善现有管线。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52)

4.1.1. Lanifibranor:全球唯一针对三种亚型的泛 PPAR 激动剂,中美两地临床进度有序推进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晚期进展。NASH 由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1)代谢:NASH 是代谢综合征和胰岛素敏感性在肝脏中的表达,并且经常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和 2 型糖尿病联系在一起。

2)脂肪变性:脂肪变性是一种代谢功能障碍,当肝细胞摄入的脂肪酸多于代谢能力时就会发生,从而导致脂肪生成。

3)炎症:在 NASH 患者中,脂肪变性诱发慢性炎症和肝细胞死亡,组织学上观察到坏死细胞。

4)纤维化:可能导致肝脏进纤维化,最终引起肝硬化。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53)

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药物市场空间广阔,临床治疗药物需求迫切。

目前,NASH 发病率在3-5%左右,且维持快速上升的态势。中金企信数据显示,全球已有超过 1 亿 NASH 患者,2030 年患者人数有望突破 3.5 亿。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相关治疗药物研发进展缓慢。

全球范围内仅有一款针对 NASH 疾病领域的治疗药物在印度获批,美国 FDA尚未正式批准用于治疗 NASH 的药物,市场前景广阔。中金企信数据显示,全球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相关药物的市场规模已从2016年的17亿美元增至2023年的42亿美元(预测值),预计 2030 年将达到 322 亿美元;我国是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大国。

近年来,肥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进一步加剧了我国非酒精性脂肪肝患人数的增加,催生了较大的市场空间,我国同样尚未有 NASH 治疗药物上市,临床需求迫切。中金企信国际咨询数据显示,中国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相关药物的市场规模从 2016 年的 5 亿元增至 2023 年的 1.1 亿元(预测值),预计将于 2030 年达到 355 亿人民币。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54)

针对全部 PRAR 亚型,平衡结合特性增加药物耐受性。2022 年 9 月 21 日正大天晴与Inventiva 签订正式许可协议以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大中华区)开发、生产并商业化拉尼兰诺 lanifibranor。该产品是 Inventiva 的核心产品,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其他潜在的代谢疾病。

拉尼兰诺是一种口服小分子药物,通过激活三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亚型在体内调节抗纤维化、抗炎症通路,有益于血管和代谢变化。PPAR 是能调节与脂质代谢、血糖稳态和胰岛素信号转导相关的多个过程的核素受体。

作为一种 PPAR 激动剂,该产品在以中等效力靶向所有三种 PPAR 亚型,包括平衡激活 PPARα 和 PPARδ、部分激活 PPARγ。

相较于其他仅靶向一种或两种 PPAR 亚型的 PPAR 激动剂,lanifibranor 是目前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用于治疗 NASH 的泛 PPAR 激动剂中唯一针对所有三种 PPAR 亚型的候选产品。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55)

NATIVE IIb 达到全部预设终点,获得 FDA 突破性疗法认证。

在 NATIVE IIb 期研究中,拉尼兰诺治疗 F1-F3 NASH 患者达到了主要终点和关键次要终点,包括 NASH 改善且纤维化不恶化、纤维化好转且 NASH 不恶化,该研究结果已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拉尼兰诺是第一个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推荐的两个主要临床终点上均达到统计学显著结果的口服候选药物,这有助于其在 III 期临床研发中申请美国加速批准和欧盟有条件批准。

NATiV3 是拉尼兰诺治疗 F2/F3 NASH 的关键III 期试验,目前正在进行中,在美国已启动了临床试验中心并已开始患者筛选。FDA 已授予拉尼兰诺用于 NASH 的突破性疗法认证和快速通道资格。2023 年 3 月 8 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已受理 1 类新药 lanifibranor 片的临床试验申请。公司推介材料显示,lanifibranor 销售峰值预计将超过 30 亿元。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56)

4.1.2. PL-5:首款非抗生素类抗菌药物,抗菌肽耐药方面表现突出

多肽药物打开抗感染市场蓝海,抗菌肽药物备受期待。2014 年,WHO 发布首份全球抗生素耐药报告,耐药菌感染成为人类健康最大威胁之一。

预估到 2050 年,每年将有 1000 万人死于耐药性感染。根据 WHO 的数据,中国住院患者抗生素药物使用率高达 80%,其中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 58%,远超过 30%的国际水平。

从作用机理来看,抗菌肽药物在细菌耐药性问题上显示出明显的优势,有望成为抗生素的最佳替代品。在当前全球抗生素耐药问题日趋严峻的背景下,多肽药物在抗感染领域的临床研发及应用具有相当程度的潜力。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57)

基于“细胞膜区分机理”的全新设计,PL-5 杀菌优势显著。 PL-5 属于应用“细胞膜区分机理”,基于细胞膜结构与组分,利用普莱医药抗菌肽研发平台得到的全新抗菌肽分子,抗菌谱广,对多种耐药细菌包括超级细菌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含NDM-1 基因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等均具有非常强的杀菌优势。

签订中国独家商业合作协议,PL-5 已完成Ⅲ期临床试验。2023 年 1 月 3 日,中国生物制药附属公司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大天晴)与江苏普莱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普莱医药)签订了治疗继发性创面感染的抗菌肽产品 PL-5 在中国的独家商业合作协议。PL-5 目前已经完成临床 III 期研究并观察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公司预计 PL-5 未来会成为继发性创面感染治疗领域的一个重要治疗选择。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58)

4.1.3. 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国内首个 Fc 融合蛋白长效升白药,有望凭差异化优势迅速占领市场

G-CSF 类药物保持快速增长,长效制剂主导地位持续强化。随着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攀升,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进行抗肿瘤的治疗,如化疗、放疗。

"骨髓抑制"是最常见的放疗、化疗毒副作用,临床检验表现为白细胞减少症。升白制剂是针对该适应症、用于提升体内白细胞数的药物。重度骨髓抑制必须使用起效最快的生物制剂(即 G-CSF,也称“升白针)。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促进中性粒细胞发育及从骨髓向外周释放的关键因子,能够通过激活其受体调控中性粒细胞的早期发育、存活、迁移和活化。

根据头豹研究院预测,2017 年我国已上市的 G-CSF 类药物总收入约为 59.5 亿元。在我国癌症新发患者数量不断上升的背景下,G-CSF 类药物作为癌症患者化疗后升白刚需用药,其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预计在 2025 年达到 113.8 亿元的销售规模。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59)

签订商业化权益独家许可,长效升白药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已经上市。

2021 年 8 月 30 日,亿帆医药宣布中国生物制药其获得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F-627)在中国境内的商业化权益独家许可,天晴南京顺欣(正大天晴子公司)同意受让并委托北京亿一进行生产。天晴南京顺欣需向上海亿一支付最高额不超过 2.1 亿元的许可费(3000 万元首付款,最高可达18000 万元里程碑款),以及分级的净销售额提成费。

2022 年 2 月 23 日,F-627 的上市申请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2023 年 5 月 9 日,F-627 成功上市(商品名“亿立舒”)。目前市场上共有 5 款国产长效升白药上市,但均为 PEG 修饰产品。F-627 作为非 PEG 修饰的产品,具有差异化优势。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60)

Fc 融合蛋白技术表现优异,有望迅速打开市场。F-627 基于上海亿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Di-KineTM 双分子技术平台开发的创新生物药品种。该产品基于 Fc 融合蛋白技术,由CHO 细胞表达的 rhG-CSF 二聚体,具有长效和强效的生物学特点。

F-627 是目前市场上唯一一个与短效和长效 G-CSF 同时进行过大样本量头对头研究的 G-CSF 药物,在中国已经上市,且在美国递交了上市申请。

依托中国生物制药强大的肿瘤销售团队,我们预计F-627 上市后产品有望快速抢占市场。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61)

4.1.4. GMA106:GIP/GIP-1R 潜力双靶点减重创新药,国内销售峰值有望达 20 亿元

肥胖已被 WHO 认定为疾病,减重药物治疗市场规模持续提升。肥胖往往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与代谢性疾病有关,血脂异常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改变会引起心肌梗死、脑梗死。

此外,肥胖也可导致社会和心理问题,增加居民卫生保健服务成本,造成医疗卫生体系的负担加重。《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指出,2030 年中国归因于超重/肥胖的医疗费用将达 4178 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医疗费用总额的 21.5%。

2018 年《超重或肥胖人群体重管理专家共识及团体标准》推荐,如果生活方式干预在起始 3-6 个月内未达到至 少 5%的体重下降,肥胖、超重合并并发症的个体可以使用药物治疗。

作为兼具降糖和减重功效的肽类激素,GLP-1 的巨大市场空间正在吸引更多目光。巴克莱银行最新数据显示,到 2030 年,全球减肥疗法市场的价值或突破 2000 亿美元。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62)

GLP-1 受体激动剂(GLP-1RA)/GLP-1 类似物的最大亮点是“一专多能”。

GLP-1 是一种天然存在于人体的肠促胰岛素,通过激动广泛分布的 GLP-1 受体发挥治疗作用,极易降解。

作为新型降糖药物,GLP-1 受体激动剂(GLP-1RA)/GLP-1 类似物与体内天然 GLP-1 的氨基酸序列部分或完全同源,具备同样的生物活性,但不容易被酶降解、作用维持时间明显延长,因而能够较好地满足临床治疗需要。

除了在肥胖、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发挥不同作用,还能与肾脏、皮肤等相关受体结合影响组织代谢。

签订大中华区独家权益,中国生物制药多重布局减重市场。

2023 年 6 月 13 日中国生物制药宣布与鸿运华宁(杭州)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双靶点减重创新药GMA106,鸿运华宁将从交易中获得最高 5700 万美元的首付款与里程碑付款等,而中国生物制药则将得到 GMA106 在大中华区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益。此外,中国生物制药已经提交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临床申请、利拉鲁肽注射液上市申请,多重布局减重市场。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63)

GIPR/GLP-1R 双靶点潜力十足,GMA106 国内销售额有望突破 20 亿元。

GMA106 是一种GIPR(胃抑制多肽受体)拮抗/GLP-1R(胰高血糖素样肽-1 受体)激活剂,利用特有的M-Body技术可使其在特异性阻断GIPR信号通路的同时激活GLP-1R,降低体内脂肪蓄积,减缓胃排空,抑制食欲,通过多通路协同达到比单 GLP-1 受体激动剂更好的减肥效果,降低单位体重脂肪含量的同时,不降低肌肉含量。

靶点 GIPR 是一种参与消化的肠道蛋白,其表达量与人体体重指数(BMI)相关,因此,抑制 GIPR 被认为是一种治疗肥胖的有效策略。

此外,GIPR 的价值还集中于助推 GLP1 激动剂在糖尿病领域的更新换代,同时避免了GLP1 类药物治疗带来的恶心和呕吐的副作用。

GMA106 在澳洲进行的 I 期临床试验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与安全性,不仅未存在明显副作用,而且其分子内的抗体半衰期长(约 53天),目前未揭盲的药效数据表明,停止给药后(3-5 个月),明显防止减重后反弹。这些特性都使得 GMA106 有望成为新一代减重、减脂、停药防反弹的候选减肥药物,公司预计GMA106 在中国成功上市的销售峰值可超过 20 亿元人民币。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64)

4.1.5. D-1553:临床进度国内领先,显示良好安全性

KRAS 基因负责编码并合成 KRAS 蛋白,该蛋白负责将细胞外的信号传导至细胞核并导致细胞的生存、增殖和分化;KRAS 发生突变后持续活化蛋白,活化后的 KRAS 可以激活下游如控制细胞生成的 PI3K-AKT-mTOR 信号通路,以及控制细胞增殖的 RAS-RAF-MEK-ERK 信号通路,导致细胞持续增殖最终发生癌变。

KRAS 抑制剂通过阻止 KRAS 的活化来阻断下游信号通路,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KRAS 是最常见的致癌突变基因之一,在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和结直肠癌中经常出现,其中又以 G12C 突变最为常见。受 KRAS 基因结合点不明显、蛋白结构近似球形等因素影响,KRAS 一度被认为是最难攻克的“不可成药”靶点。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65)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66)

全球仅有两款药物上市,益方生物的在研药物 D-1553 进入注册性 II 期临床试验。目前全球范围内针对 KRASG12C 靶点仅有安进 Sotorasib(AMG510,2021 年 5 月)和 Mariti 公司 Adagrasib(2022 年 12 月)在美国获批上市,适应症均为二线及以上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NSCLC。此外全球范围内多款产品进入临床开发阶段,其中诺华 JDQ443 处于 III 期进度较快,此外益方生物已进入 II 期注册性临床试验。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67)

中国市场亦有多款产品展开临床试验。其中益方生物 D-1553 已开展注册性 II 期临床试验,JDQ443、JAB-21822 和 GFH925 处于 I/II 期阶段,其余多款产品均在 I 期阶段。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68)

D-1553 近期披露多项 I 期临床数据。益方生物在 2022 年 AACR 年会首次公布一项针对携带 KRASG12C 突变的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的国际多中心 I 期研究数据,D-1553 在患者中耐受性良好无剂量限制性毒性,11 例 600mgBID 组可评估患者的 ORR 达 54.5%,DCR为 81.8%;

此后的 2022 年 WCLC 会议上,公司进一步公布了另一项针对接受标准治疗(中位线数为 2)后进展的 KRASG12C 突变的晚期/转移性 NSCLC 患者的 l 期临床数据,所有剂量组的可评估患者(N=79)ORR 和 DCR 分别达到 37.8%和 91.9%;可评估患者 mPFS 达到 7.6 月,数据未完全成熟。

同时 D-1553 针对脑转移患者显示良好疗效,3 例脑部有可测量靶病灶的患者中,1 例脑部病灶达到部分缓解,2 例脑部病灶稳定。2023 年 3 月 20 日,D-1553 最新 I 期临床结果发表在肿瘤学权威期刊《JournalofThoracicOncology》(JTO)上。

研究结果显示,D-1553 在携带 KRASG12C 的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抗肿瘤活性,ORR进一步提高至 40.5%,其 PFS 数据达到 8.2 个月,超过了 sotorasib 的 6.8 个月和 adagrasib的 6.5 个月(非头对头)。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69)

D-1553 耐受性良好,I 期临床试验中均未观察到严重肝毒性。

Sotorasib 及 Adagrasib 安全性欠佳,使用时患者均需要监测肝功能,并且根据肝功能检测结果的情况,可能降低药物剂量或者停药。同时,在 WCLC 会议上公布的二线及以上晚期 NSCLC 适应症 l 期数据(N=79)中,68 例患者(86.1%)发生 TRAE,大部分为 1-2 级。最常见(≥20%)的 TRAE 是 AST 升高、ALT 升高、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结合胆红素升高和贫血。未报告 5 级 TRAE。

此外,2023 年 3 月发表在 JTO 的更新数据显示,75 例患者(94.9%)报告了治疗相关不良事件,30 例(38.0%)报告了 3 级或 4 级不良事件。大多数 3 或 4 级的不良反应可控可管理,仅有 1 例患者因为不良事件永久停药。在所有剂量水平下 D-1553 的耐受性佳,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70)

2023 年 8 月 3 日中国生物制药发布公告,集团下属正大天晴药业集团与科创板上市公司益方生物签订许可与合作协议,获得后者 KRASG12C 靶向药物 D-1553 产品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发、注册、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许可权。同时,基于未来潜在的数据分享合作,正大天晴还将有权获取一定比例的中国大陆以外地区收益。KRASG12C 突变的实体瘤在国内尚无标准治疗方案,存在急迫的临床未满足需求。鉴于 D-1553 在临床进度、有效性及安全性上存在明显优势,我们预计 D-1553 在上市后有望迎来迅速放量。

4.2. 收购海外优秀标的,补充升级现有技术平台

借助海外收购平台 invoX,中生制药完成多项海外并购。invoXPharma 成立于 2021 年 3月,是中国生物制药全资子公司,负责中国地区以外的研发和业务开发活动,专注于对肿瘤和呼吸系统等领域的 FIC/BIC 技术平台公司进行收购。

invoXPharma 总部位于英国,拥有超过 24000 名员工。截至 2023 年 3 月,invoXPharma 已经成功收购领先软雾吸入平台——Softhale、开创性 mRNA 递送平台——pHion 以及差异化双特异性肿瘤研发平台——F-star,增强了 invoX 以肿瘤和呼吸系统为核心的的管线建设。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71)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72)

4.2.1. Softhale:领先软雾吸入技术平台,加强创新产品战略合作

吸入软雾剂优势明显,市场增速高。呼吸系统疾病吸入制剂主要有吸入雾化溶液、气雾剂(pMDI)、粉雾剂(DPI)以及新一代吸入软雾剂(SMI)。

其中软雾剂在吸入不费力、高肺部沉积率、喷射缓慢而持久等优势上崭露头角,全球已有 SMI 逐渐替代 DPI 的趋势。

截至 2021 年,全球范围仅有 5 款软雾吸入产品,全球市场规模超过 30 亿美金,且过去五年内 CAGR 超 35%,公司预计 2030 年全球软雾剂市场将达到 70 亿美金。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73)

专注吸入装置研发,产品已进入晚期临床阶段。

Softhale 成立于 2016 年,总部位于比利时迪彭贝克,专注于开发基于差异化技术的液体软雾吸入(“SMI”)产品。相较于其他类型的软雾吸入器,公司独有的无推进剂纯机械装置能够更加有效地向肺部输送药物,在哮喘、COPD 和其他肺部疾病等适应症中拥有更好的表现。

2021 年 3 月,中国生物制药子公司invoX 完成了对 Softhale 的收购。2022 年 3 月,Softhale 成功完成了 ISO13485 的首次监督核查。2022 年 6 月,中国生物制药公告 SFT-1001、SFT-1003 已经进入晚期临床阶段,我们预计相关产品有望于 2024 年上市。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74)

4.2.2. pHionTherapeutics:下一代 mRNA 递送技术平台,IND 申报结果在即。

专注于多肽药物递送系统开发,RALA 平台潜力十足。pHionTherapeutics 成立于 2017 年,总部位于英国,其开发的治疗和预防性疫苗应用于病毒感染及肿瘤领域。

pHion 专注于开发下一代多肽药物递送系统,其专有的 RALA 平台能够以隐形方式传递 mRNA 和 DNA 等阴离子,逃避检测并产生有效的抗原特异性 CD8+T 细胞反应。RALA 可以快速凝聚各种大小的核酸及环状二核苷酸,核苷酸等小分子,形成能够轻易穿过细胞膜的稳定的纳米颗粒,具有高转染效率和低毒性。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75)

加大对 pHion 投资,PTX_V1。目前其管线中共有 5 款 mRNA 疫苗产品及 1 款用于治疗胰腺癌的 dFdCTP 肿瘤产品,其核心产品——用于治疗粘膜 HPV 及 HPV 诱发癌症的治疗性疫苗 PTX_V1I/IIA 期临床试验计划于 2023 年开始;此外,用于治疗胰腺癌的 RALA-吉西他滨-三磷酸(dFdCTP)产品 PTX_C1 能够提供活性三磷酸代谢物并绕过细胞内耐药机制,有望改善原有吉西他滨的耐药问题。2023 年 6 月,invoX 宣布已完成对 pHion 的第二批投资,用于进一步支持 RALA 平台技术升级及 PTX_V1 于 2024 年上半年的临床试验。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76)

4.2.3. F-star:专注新一代肿瘤免疫靶点,拥有多款 FIC 产品

突破重重阻力,F-STAR 收购案终成功。2022 年 6 月 23 日,中国生物制药全资子公司、总部设在英国的 invoX,宣布对 F-starTherapeutics,Inc 所有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以每股 7.12美元的价格实行收购,收购总对价达到 1.61 亿美元。

2023 年 3 月 9 日,公司以该价格收购 F-STAR。历时 9 个月的收购完成后,中国生物制药将获得 F-star 现有的两款具有同类首创(First-in-Class)潜力和一款具有同类最优(Best-in-Class)潜力的产品,以及未来肿瘤创新药物的核心研发平台,正式进军市场规模预期 800 亿美元的全球双抗市场,为积极布局国际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F-star 创立于 2006 年,具有十余年双抗研发经验,先后与杨森、默克、阿斯利康等跨国知名药企合作,拥有潜在 22 亿美元的里程碑收入。

与国际同类四价平台相比,F-star 的四价(2+2)双抗产品专注于新一代肿瘤免疫靶点,在增强免疫激活效果、响应率、疗效上有更为突出的表现。其中,FS222 属于同类首创(First-in-Class)品种,在PD-L1低表达癌种中展现了治疗潜力;FS120 同样是一款同类首创(First-in-Class)品种,目前处于临床 I 期;FS118 是 PD-L1 和新一代免疫检查点 LAG3 组合成的双抗,具有同类最优(Best-in-Class)潜力,已进入临床 II 期研究阶段。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77)

PD-L1 和 LAG-3 双检查点抑制剂 FS118 具有广泛潜力,临床试验显示出色安全性数据。

FS118 是一种靶向 PD-L1 和 LAG-3 的双检查点抑制剂,通过双特异性活性驱动 PD-L1 依赖性 LAG-3 脱落和受体下调,并为患者提供更加持久的反应。

在Ⅰ期临床试验中,FS118耐受性良好,没有出现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也没有剂量限制毒性。

截至 2023 年 3月,检查点抑制剂复发头颈癌患者的 2 期概念验证正在进行中。除了在检查点复发头颈部患者中进行的概念验证试验外,一项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 CPI 初治 2 期研究正在进行中。

FS118 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具有广泛的潜力,可为具有高度未满足医疗需求的多种适应症提供治疗。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78)

与武田签订三份许可协议,Fcab™及 mAb2™技术平台优势尽显。

Fcab 与 F-star 的专有技术能够在天然抗体(Fcab)的 Fc 区域创建另外两个不同的抗原结合位点。所得四价(2+2)mAb2 双特异性同时与两种不同的抗原结合,旨在提供集中、有效和安全的免疫激活。差异化四价 mAb2 双特异性药物能够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安全、有效的免疫激活:

1)交联:将两个不同的细胞或同一细胞上的两个受体聚集在一起以激活免疫系统;

2)聚类:受体聚集在细胞表面以激活关键的免疫细胞:

3)制约性:免疫细胞只有在其受体同时被双特异性结合时才会被激活,安全性更佳。

2023 年 3 月 22 日,F-STAR 与武田已就一种新一代新型癌症免疫疗法双特异性抗体订立第二份许可协议。

根据许可协议的条款,F-star 将收取许可使用费,授予武田全球独家授权,以使用 F-star 专有的 Fcab™及 mAb2™平台研究、开发及商业化一种针对癌症免疫疗法标靶的双特异性抗体。武田将负责该协议下的所有研究、开发及商业化活动。

F-star 将获得一笔预付许可费,并有权收取潜在未来开发及商业化里程碑付款,以及基于每年净销售额的许可使用费。该许可协议为武田根据于 2021年 7 月与 F-star 订立的评估及许可协议所行使的第二项选择权。

2023 年 7 月,中国生物制药发布公告称:F-star 与武田订立战略合作及许可协议,该合作将利用 F-star 专有的全人 Fcab™及四价 mAb²™平台,研究及开发用于癌症患者的新一代多特异性免疫疗法。

F-star将收到一笔预付款,以及合作期间的研究经费,亦有资格获得未来潜在的开发及商业化里程碑付款,金额最高可达约 10 亿美元,另加专利使用费。此项合作是 F-star 与武田订立的第三份许可协议。

糖心vlog:四大领域布局,中国生物制药:聚焦创新转型,国际化加速发展(图79)

医药产业监管规则或政策变化风险,市场竞争风险,药物迭代风险,药品研发失败风险

——————————————————

报告属于原作者,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报告来自【远瞻智库】


tangxin 糖心vlog